-
人在東京,從疫情中搬家談起
據日本媒體報道,厚生勞動省25日稱,日本國內首次發現感染英國變異新冠病毒的患者,共有5人感染。 現下東京的新冠疫情所帶來的負面影響遠不止身心雙重的倦怠與疲憊,更大的危機或許還隱藏在人與人之間的情感隔閡和價值觀撕裂之中。打開手機,便能看到在日本人呈現出來的兩個平行世界——一個世界里的人小心翼翼,減少外出;另一個世界的人則是呼朋喚友,好不熱鬧。 同時,令人更為擔憂的是,流言蜚語及有色眼鏡所傷害的不僅僅是新冠肺炎患者,還有奮斗在抗疫一線的醫護人員。這個國家的醫療體系能否正常維持到疫情全面平復的那一天,不免讓人為之捏一把冷汗。 -
最后一片“凈土”被新冠攻破,長城站還好嗎?
-
倫敦:圣誕節,卻籠罩在新冠變異陰影下
盡管發生病毒變異,但英國在秋季開始的第二波疫情里,死亡人數與正常年份均值的差距明顯縮小到千人左右。這個趨勢在其他國家同樣顯著。 是病毒變得更溫和了嗎?并沒有科學證據證明這一點。它也許只反映了一個悲傷的事實:在上一輪的流行中,病毒已經殺死了大部分它能夠殺死的人。而幸存的人類,暫時找到了新的生活方式與它共存,熬過了恐懼、孤獨和抑郁,最終沒有消滅病毒,但也不再為它所困。如果2021年是這樣的劇本,大概已經是整個新冠大流行最圓滿的結局了。 -
聽金華大嶺村娓娓道來
和“活化石”古村不一樣,大嶺村子孫后代有能力進行更新改造,理所當然有尋求現代化生活空間的權利。 歲月蹉跎680多年,大嶺村原先的山川溝壑沒有變,原先的選址定位沒有變,原先的結構形態沒有變,原先的禹王廟、古窯遺址依然故我,原先的大禹井至今水泱泱還供人取用。大嶺村的生態沒有變,這才是最有保留價值的。 -
浙江紹興,王陽明故居遺址得到考古發掘確認
-
回眸1900:孫中山的庚子首義
深圳鹽三公路的終點是孫中山庚子首義雕塑園。園子入口離茶溪谷景區大門不到一公里,卻有著天壤之別。那邊人頭攢動,這里幾可羅雀。 我仰頭辨讀一段勒刻在豐碑上的字,那是孫中山的話:惟庚子失敗之后……國人之迷夢已有漸醒之兆……有志之士,多起救國之思,而革命風潮自此萌芽。 (本文首發于2020年12月17日《南方周末》) -
消失的馴鹿:探訪大興安嶺的使鹿鄂溫克人
等明天一早天晴出太陽,雨果說他敲響鑼,鹿群就會朝我們奔來,“你們可以拍召喚馴鹿千軍萬馬沖過來的場景,像北境之王。” 這里確實像《權力的游戲》里的北境,凄清、荒涼、冬季漫長、與世隔絕。 -
一張地圖,一場西班牙的當代建筑之旅
-
云臺山,從秦嶺盡頭俯瞰歷史長河
辛棄疾詞中的“滿眼風光北固樓”、毛澤東詩中的“鐘山風雨起蒼黃”,這些長江邊的丘陵,別看它們低矮,它們來自帕米爾高原,跨越萬里,橫貫巍巍神州,直達東海。 蘇南有句老話:“笸籮大的水花,掃帚大的尾巴,撈起來只糠蝦”,意思是烘托了氣氛造足了架勢卻草草收場。那好,我就來聊聊這只“糠蝦”——秦嶺余脈盡頭的云臺山。 -
安徽大通:維新派的一場復辟夢
120年前,眼看康有為先前提供的2萬元經費消糜將盡,康梁的海外匯款仍無蹤影,無奈之下,唐才常只得推延起兵日期。不幸的是,由于走漏風聲,招致清兵戒嚴,接下來,說好的七路大軍彼此呼應變成了秦力山在安徽大通的孤軍奮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