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喚起家鄉記憶中的土雞味
中國人對家鄉的味道有一些特殊的記憶,走南闖北的人們總忘不了家鄉土雞的美味。中國各個地方雞種都有其獨特風味,如何讓更多人經常吃到家鄉的美味“土雞”,動物育種科技工作者從發現土雞美味之謎開始,培育出一大批適合于商業化養殖、肉質優良的新型“土雞”品種,讓“土雞”美味流傳更遠。 -
中國視力障礙發病率增長迅速
從1990年到2019年,中度和嚴重的視力障礙流行率在中國增長迅速,其中中度視力障礙的增幅超過全球平均水平,在G20國家中位列第一。 (本文首發于2020年12月24日《南方周末》) -
二價宮頸癌疫苗性價比高
宮頸癌已成為中國女性第二高發癌癥,發病人數占全球28%,二價宮頸癌疫苗可以讓接種者獲得11年的保護,值得接種。 -
男女在健康方面的不平等十分明顯
科學家對亞太地區部分國家健康數據的對比發現,男女在健康方面的不平等非常普遍,這一現象甚至在生命的頭二十年就已經非常明顯。 -
越撓越癢, 為什么?
瘙癢的原因和機制有許多,其中有不少尚不清楚。科學家正在解析其生物學基礎,希望找到更好的治療方法。 (本文首發于2020年12月24日《南方周末》) -
全球首個基因修飾豬在美國獲批,可食用和醫用
-
N501Y突變有多致命?
最近在英國出現的含有N501Y突變的新冠病毒新變體,其傳播速度增加了70%,而南非自11月中旬以來多達90%的新冠病毒均含有同樣的N501Y突變,其傳播速度更快,對年輕人似乎更危險。 中國疾控中心副主任馮子健在接受《新聞1+1》連線時表示,從我國所獲得的病毒序列來看,不管是輸入人員、貨物還是冷鏈產品等,從各種途徑獲得的病毒,都沒有發現我國已有變異病毒輸入。 -
到2050年南亞“氣候移民”或超6200萬人
-
《科學》雜志評出2020年十大科學突破,新冠疫苗位列首位
-
研究認為:北極變暖趨勢難以遏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