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評|教育未成年人尊重生命,下調刑事責任年齡是一個好的開始
“枸木必將待隱栝烝矯然后直,鈍金必將待礱厲然后利。”人性中具有幽暗的部分,未成年人也不例外。因此,教育未成年人,必以規則加以規范,而不能放任自由,法律則更不應成為其犯罪合理化的依據 -
快評 | 嶗啤500聽=500ml、蘋果砍單,商家出錯該怎么辦
現行合同法規定,合同訂立時顯失公平的,是可撤銷合同,當事人一方有權請求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出現類似錯誤時如何選擇,還是看公司自己的決定。 -
互聯網電視塑造新業態,但廠商應尊重消費者選擇權
(本文首發于2020年12月24日《南方周末》) -
快評 | 綜藝節目主持人收嘉賓粉絲禮物,歪風該剎剎了
粉絲給主持人和工作人員送禮物,不是因為粉絲崇拜他們,更不是因為他們和粉絲的私人關系,而是因為他們背后節目的影響力。收受嘉賓粉絲禮物,實質是利用職務影響力收受禮品。如果價值超過司法解釋規定的“數額較大”的標準,可能涉嫌構成受賄罪。 -
快評|“抄襲剽竊者不應成為榜樣”,讓作惡真正付出代價很有必要
立法者有必要與時俱進,比如將包括出賣抄襲作品的影視改編權所獲收入在內的所有相關收入納入相關法條或司法解釋,還可以制定懲罰性賠償條款,讓抄襲者額外賠付示范性賠償。 -
快評 | 互聯網金融平臺廣告被吐槽,除了惡俗更應警惕風險
給收入不穩定的群體高額授信,誘導他們貸款提前消費,一旦他們的就業情況發生變動,就有可能會影響到還款,產生壞賬。 -
快評 | 子女帶薪護理假難解老人護理難題,治本還要鼓勵生育
(本文首發于2020年12月17日《南方周末》) -
快評|法院解除9歲女童消費限制值得點贊,案件更待情理分明理清法律責任
情歸情,理歸理,保護未成年人并不應以擾亂司法為代價。但正是從有利于陳蔓(化名)成長的立場出發,這個案件更應盡快厘清各方法律責任,才能盡快找到解決辦法。法院解除消費限制只是第一步,只有這兩組法律關系都得到厘清,糾紛徹底解決,9歲的陳蔓才能不受過往慘劇的影響,無憂無慮地生活下去。 -
快評 | 杭州小女孩確診狂犬病腦死亡,科學養犬是對自己和他人負責
養的時候不檢疫不打疫苗,出事后隨意丟棄,可能造成非常嚴重的后果。 -
快評|“砍打”還是“砍殺”?用詞關乎用心,公文關乎公信
文以載道。當文字成為可以被隨意揉捏的工具,其所載的“道”也就不復存在。這些生造的詞匯、文過飾非的通報,讓公眾啞然失笑,最終只會損害相關部門的公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