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家醫保談判119種藥品談判成功,恒瑞、百濟、君實PD-1全入醫保!(附名單)
-
稅改兩年,個稅升降的秘密
個稅逆勢增長的原因主要是:去年基數低;居民名義收入增加;稅制變化,征稅提高;以及大數據平臺讓收入無所遁形。 與股息、紅利及財產租賃、財產轉讓等資本所得相比,作為勞動收入的綜合所得稅率較高。 “在大數據平臺的支持下,目前我國的稅收征收率在全球位居前列,對工薪階層的個稅征收率預估可達90%。” (本文首發于2020年12月24日《南方周末》) -
長沙“低房價”之謎
“(集資房)既壓低了均價,也擠占了相當部分有購買力的住房需求。” 長沙人買房意愿不高,政府又想要賣地,那只能降低土地單價,犧牲掉容積率。 目前,前往長沙“取經”的東莞和深圳住建局,學習成果均集中在房地產調控措施方面。 (本文首發于2020年12月24日《南方周末》) -
義烏限電:“世界工廠”為何陷入撕扯
浙江解決發電問題,主要是依靠火電,上馬了很多煤電項目。因為煤電見效快,從建造到生產的周期一般是18—24個月。 盡管浙江開始控制火電,但是近年來,浙江開始上馬石化等高耗能項目,再度令“雙控”“減煤”壓力倍增。 “漲一個點的GDP,需要0.95個能源需求總量的增速,‘相關性非常緊密,這就是經濟增速和能源消費控制之間存在的矛盾’。” (本文首發于2020年12月24日《南方周末》) -
義烏現場:不缺電為何被限電?企業為何瘋搶柴油發電機
2020年8月,浙江省發改委曾發布2019年能源“雙控”和“減煤”的考核結果,金華市、寧波市、臺州市均未完成2019年能源“雙控”目標。 “如果注重高新產業、高附加值產業的培育,抑制高耗能企業生產,‘雙控’目標并不難實現。” 在限電為響應節能減排的背景下,租賃或購買柴油發電機恢復生產,也產生了另一個更為棘手的問題——環境污染。 -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化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
-
“需求側改革”從哪入手?
從強調擴大內需到“內循環”為主體,尤其是當前國外面臨諸多不確定性的時候,解決社會中長期“需求”的問題自然浮出水面。 在蘇劍看來,稅收政策、社會保障體系、企業和老百姓私有產權保護是當前需要重點解決的問題,“做不一定短期見效,而不做則永遠沒效”。 -
市場監管總局:阿里騰訊系違反反壟斷法被罰,正審查虎牙和斗魚合并
虎牙、斗魚合并案也正在反壟斷審查中。 -
一個江蘇商人的十年政府生意:引科技人才,獲政府補貼,項目多數爛尾
過去十年中,馬軍濤的生意版圖一直在向全國各地延伸,用著同樣的手法——網羅海內外科技人才,落地三四線城市開發區,成立公司。地方政府又批地又給錢,許多卻收獲一個個爛尾項目。 一對老夫婦住在這片爛尾樓里。江蘇鴻典欠了兒子的工程款,兒子已經去南京要過五六次債,始終沒有還款,他們只好幫兒子守住這塊土地。 項目爛尾后,大多地方政府又都選擇了沉默。即便是提起訴訟的洪澤縣、溧陽縣,也看不到公開的判決結果。 -
內蒙古包頭市副市長王美斌墜樓身亡